2020.11.23精神健康


書面質詢

回歸後,澳門經濟急速發展,居民生活步伐加快,生活壓力亦隨之上升,容易產生精神亞健康問題,更可能有年輕化趨勢。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本澳經濟下滑,失業率創新高,社會經濟復甦緩慢,存在很多不確定性,居民精神壓力不斷增加,更是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等精神健康狀況。


根據衛生局數據顯示,雖然近年澳門居民自殺率呈反覆向下趨勢,2019年更跌至自殺監測工作開展以來新低,降至每10萬人口7.4人,共錄得66宗自殺個案,當中50人為澳門居民,但今年上半年自殺個案錄得36宗,較去年同期增加六宗,這可能與疫情所引起的心理及經濟因素有關。事實上,本澳設有“四級聯防、四環緊扣”聯合機制預防措施,構建穩妥全面的精神衛生服務,但現時本澳的社區心理支援及精神衛生服務仍然較被動,主要依賴有需要人士主動求助,加上社會對精神病的認識有限,部分更對病患存在害怕與恐懼的情緒,令患者不敢主動求醫,容易延誤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,形成隱蔽性的精神健康問題。


為此,本人提出以下質詢:


  一、 請問有關當局未來會否參考鄰近地區及國家情況,進行全澳精神健康狀況調查,了解不同群體的精神健康狀況及面對的壓力,以及監察有關變化和趨勢,從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,進一步提升澳門居民的身心健康?


  二、請問有關當局將如何加強推廣精神健康工作,提高居民對精神健康的成因及精神病的關注,幫助社會消除負面標籤,並對精神健康服務有正確的認識?會否整合資源構建專題網頁,提供精神健康和管理情緒的各種資訊,協助居民更便捷地獲取援助的途徑?


三、倘若未來失業率持續上升,經濟低迷,有關精神健康、自殺的個案可能會有所增加,請問有關當局會否聯同民間機構做好應對準備,投放更多資源在預防及介入工作上,以協助各階層居民面對經濟困境,尤其針對支援一些弱勢社群、不幸被解僱或裁員的僱員,以及人際網絡貧乏的人士等,令他們不致求助無門?此外,衛生局於2016年7月成立社區精神科外展服務隊,目前成效如何?有否考慮增加更多服務隊?

 

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

 何  潤  生

     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廿三日

 

2020.11.23精神健康-書面回覆.pdf




回最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