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04.12書面質詢(有關整治内港水質的書面質詢)


書面質詢


    對於「內港廿三號及廿五號碼頭活化計劃」的主題為「保育-活化-共生」,保育涵蓋生態及文遺層面。當中內港水質環境至關重要,近年當局持續推進水質監測工作,強化對下水道管網的監管,以及持續升級污水處理設施等措施,致力減少污染物的產生。內港臭味問題不利居民的生活質素及旅遊發展,倘內港的異味未獲根治,長遠而言或對本澳的旅遊形象構成負面影響,因此落實海洋保育的工作是首要之務。


    內港地理環境優越,毗連十月初五日街、聖安多尼堂、沙梨頭圖書館等傳統街區和世遺建築,具有龐大的旅遊發展潛力。而六大博企有不少活化項目陸續會在內港開展,屆時將有更多豐富及創新的旅遊項目落地,加上沙梨頭街市二樓的美食廣場對社區經濟產生正面影響。因此,維護內港環境及水質潔淨,無論是對澳門的自然環境或旅遊形象均有莫大的助益。至於當局和博企開發新興和各類休閒活動,可善用優美的海岸線景觀,讓大眾細賞澳門沿岸的景致。


    為了進一步提高「內港廿三號及廿五號碼頭活化計劃」的經濟和社會效益,並開拓社區旅遊的多樣性。活化計劃亦要考量城市相容性,特別是內港碼頭是本澳船運頻密的港口,既是物流的重要一環,亦是漁獲的集散地,與周邊的商戶存在共生關係。基於此,當局有必要多方兼顧傳統產業的延續性、生態環境的重要性、生活配套的舒適性、旅遊發展的多元性等多種面向。

 

    因此,本人提出以下質詢:


    一、內港一帶的街道較為狹窄,一直以來存在人車爭路的狀況,因應內港未來的長期發展及規劃,倘在內港沿岸開闢步道,既緩解了交通的隱患,亦能為行人創設舒適的步行環境,請問當局未來會否研究配合整治水質工程在內港增設沿岸步道設施?


    二、香港渠務署近年引入多款清淤機械人,由於機械人工作不受潮汐影響,因此清淤工作的效率頗佳,大幅縮短工期。透過機械人直接對沿岸進行淤泥抽吸,確保淤泥清理過程中對周圍植物生態體系的影響極少,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異味,成效顯著。為了切實維護內港的水質環境,請問本澳未來的清淤計劃會否嘗試運用這類新型的淤泥抽吸裝置?


    三、鑑於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,環保局曾表示會建造小型的污水處理設施以改善排放的水質,請問相關規劃及建造進度能否配合相關計劃的進度?

 

 




回最頂